当前位置:范文网教案设计内容页

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

2023-08-25 16:03:02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

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

随着传统教育、教学观念的转变,随着新课程标准《体育与健康》的出台,实施真正意义上的“以教师为主导,以学生为主体”的课堂教学,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。关注学生如何通过体育实践活动,提高身体、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;如何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,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,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。一、总体构思本节课依据《体育与健康》课程标准的要求,根据学生的生理、心理特征,设计出以学生心理变化为主线、生理变化为依托、运动表象为主题,看结果、重过程的导入与热身――实践与提高――调节与评价的三段式课型模式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、充分体现“健康第一”的指导思想,重新认识体育与健康的教育观和价值观。1、教学目标在“三基”的基础上,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,在技术、技能上允许学生的个体差异;重视在实践活动中每个人的收获,学习进步的大小;情感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、感受到教师的亲情、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情,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提高。2、本课采用导入与热身—实践与提高—调节与评价的教学程序。以学生为主体,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方法,过程调节与评价为手段,在实践活动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,发展学生的活动能力,提高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。3、淡化学习技术细节过程,加强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。教师导向性为辅,创设情景,实现学生自主学练。重视学生的首次发现、首次示范,自我反馈;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,做到教与学相协调。4、开发学生扩散性思维,通过思维性练习,来达到会学、会练、会自我调节与评价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、勇于探索的精神,注重学生生理、心理的均衡发展与全面素质的提高。5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,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表现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互评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,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,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。6、营造良好氛围,锻炼学生创新意识。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注重营造宽松的活动气氛,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发挥与想象空间,通过教师的提示、引导,使学生会用眼观察,会用语言描述,会归纳、会评估、会合理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,能够在理解的前提下做好。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,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,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,通过体育教学实践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。

、课例(水平四、八年级、人数:40人)     作课教师:翟健  辅导老师:金永明

学习

目标

1、 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,并在练习中逐渐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。

2、  使大多数学生能初步了解所学技术的基础知识,并在实践中较好地运用技术,发展运用能力。

3、发展学生体能,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,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,注意安全保护。

4、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,并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学习目标。

5、师生情感融洽,积极主动、协作配合,在活动中得到满足。

教材

主 教 材: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

辅助教材:放松操“青春旋律”

场地器材

1、篮球场一个、篮球41个、障碍物20个

2、投影屏幕一套、电脑一台

课序

学 习 内 容

师 生 活 动

过 程 评 价

10

1、教师用激励性语言导入教学。

2、 带领学生欣赏nba精彩画面,使学生产生一种全新的感觉。

★ 教师根据画面人物的变化,引导学生踊跃回答问题。

★ 教师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,用生动的语言,导入下一练习。

3、个性练习(篮球天地):

★ 学生成两路队形,教师用语言、手势动作,引导学生做不同形式的运球练习。

★ 游戏:在限时情况下,师生同场竞技,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控球能力,树立自信心。

★  学生成椭圆形,教师利用自身示范、用语言不断激励和提示,让学生在练习中去提高球性。

★惊奇、被nba精彩场面吸引,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。

我也要当明星!

 


★     气氛热烈,提高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的渴望,充分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。

24’

1、 多媒体演示:行进间体前变向

换手运球,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。

2、 尝试性练习:

★ 学生分成6组迎面练习。

★ 先纵向后横向,先慢速后快速进行初步练习。

★ 学生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问题,通过电脑去查阅。

★ 学生分组讨论,教师巡回解答。

★ 教师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、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。

3、挑战性练习:

★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练习组,在实践中去掌握技术动作。

★ 用摄像机播放学生练习过程,进行矫正反馈,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。

★ 连续快速过障碍。

★ 有防守人的变向换手运球,教师示范,用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对新的动作进行思考。

1、“青春旋律”:

★  学生成散点形站立。

★ 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,师生共舞。

★  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、动作的变化,教师调控学生情绪,恢复学生身体机能,达到放松目的。

2、教学评价:

★  教师帮助学生解惑,使每位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。

★  通过学生自评、互评,增强自信心,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。

3、 还器材,本节课结束

★ 热烈的探讨、认真的实践、科学的评价、准确的矫馈。

想一想、试一试

 


★     积极主动,尝试成功。

比一比,看谁运的好,进步快!

 


★     学生流露出成功的喜悦,结束使人难忘的一课。

0′